
“‘公生明,廉生威’,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这些穿越千年的廉政箴言,在清姜街道演讲比赛的现场被一次次深情吟诵。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6月25日,清姜街道纪工委举办“廉洁清风拂清姜 廉心正气扬正道”主题演讲比赛,来自街道机关和社区的16名选手同台竞技,用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的事例,奏响了新时代清廉建设的铿锵乐章。
文化根脉铸廉魂:传统智慧照鉴当下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不仅是艺术符号,更是警示后人‘戒贪止欲’的永恒图腾。”来自金山社区的选手雷洁敏、郝改利以《青铜之光映初心 清风正气铸脊梁》为题,将周秦时期法治思想与当前基层微权力监督有机结合,引发观众深思。姜炎社区王惠则从姜炎文化中提炼出“神农尝百草而为民”的勤廉精神,以《清风沐姜炎 姜韵润初心》结合社区微治理中干部加班加点办实事解民忧的感人事例,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完美融合。
比赛中,选手们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让沉睡在典籍中的廉政智慧焕发新生。有的引用《诗经》中“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的训诫,有的讲述石鼓山出土文物背后的制度文明,还有的穿越古今,与历史传奇人物诸葛亮对话中阐述“法治明廉以初心为民”。这种“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的创新形式,使廉洁文化教育既有文化厚度又有情感温度,更具本土特色。
红色基因育廉心: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一张戏票是小便宜,长大就会占大便宜...”宝桥社区选手寇浩东等三人带来的家风故事令在场观众动容。参赛选手纷纷从革命文化中汲取养分,有的讲述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坚定信念,有的分享秦岭深处三线建设者“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工期拖一天”的奉献精神。这些感人至深的讲述,让红色基因化作滋养廉洁初心的甘霖,让革命薪火凝聚起崇德尚廉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照亮清风正气的前行之路。
街道纪工委书记侯帆介绍:“我们特别要求选手将红色基因融入演讲,就是要用革命先辈的廉洁风范校正当代干部的价值坐标。”比赛中,选手们通过一封家书、一枚奖章、一段口述史等红色载体,生动诠释了“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深刻内涵,让红色成为清廉清姜建设最鲜亮的底色。
实践砺行显廉效:八项规定落地生根
“从拒绝一盒茶叶开始,守住第一道防线”便民服务窗口的‘微笑曲线’就是最好的廉洁名片”......选手们结合岗位实际,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负责消防应急的干部讲述汛情来临之时敲锣吹哨转移群众的惊险经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分享低保审核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让群众享受补贴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的工作常态,这些来自一线的勤廉实践,生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的深化延伸的成效。

经过激烈角逐,比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街道党工委书记刘胜利在总结时强调,要持续打好廉洁文化教育‘组合拳’,将演讲比赛的激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让"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成为清姜街道最鲜明的标识。
据悉,此次演讲比赛是清姜街道“清荷涟廉,姜风徐徐”廉洁文化品牌创建的重要环节,后续还将开展“青廉说”、“家书话廉”书信征集、廉洁文艺作品创作等活动。街道纪工委正在将优秀演讲内容制作成“云宣讲”系列视频,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扩大教育覆盖面,让清廉之风吹遍清姜每个角落,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纪律保障。